为推动放射学科“医+技”深度融合,由四川省医师协会主办,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影像技师分会联合承办,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协办的四川省医师协会第十七届放射医师分会会议与第九届放射影像技师分会会议,于2025年8月15日至20日在蓉城以“线上+线下”双模式举办。大会以“光辉的职业,崇高的使命”为主题,汇聚全国放射领域力量,为西部乃至全国放射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8月16日上午8时,正式会议盛大开启。在开幕式上,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会长、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宁刚教授致开幕辞,指出西部地区放射学科有一定基础,但与中东部及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本次会议邀请全国优秀专家分享先进技术,推动医技一体化交流,能直接加快本地区影像水平提升的步伐;对于后续发展,他表示会持续依托这类学术平台,加强与省外高水平机构的合作,同时通过“强基层”项目,将先进技术与经验下沉到偏远地区,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西部放射诊疗水平的均衡发展。
随后,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会长金征宇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候任会长梁长虹教授、四川省医学会放射专委会主任委员宋彬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影像技师分会会长李真林教授、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影像技师分会会长孙家瑜教授、四川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韩宇教授分别在现场或通过线上方式致辞,从不同维度分享见解,为放射学科发展凝聚共识,为会议奠定“传承创新、医技协同”的基调。开幕式由四川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候任会长吕粟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是国内放射领域的重要盛会,邀请全国275位知名放射学科专家担任讲者,共举办189场学术讲座,其中线上76场、线下113场,多位专家分享放射领域最新技术与研究成果,覆盖放射医学多领域前沿议题。
大会在8月16日至19日设置10个分会场与多组学组专题会,覆盖神经精神、腹部、胸部、妇儿、肌骨、中西医结合、头颈、急诊等放射学核心领域,同时开设医师青年委员会专场、放射影像技师专题会,实现放射学科领域全覆盖,满足不同参会群体的学习需求。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宁刚教授分别以《放射医师定期考核体系及国内外比较》、《国产无液氦高场MRI在妇儿疾病的应用》、《子宫内膜癌2023FIGO分期及保育治疗MRI评估》为题作专题讲座。郭应坤教授主持妇儿亚专业组质控工作并讲解《糖尿病心肌损伤磁共振评价研究进展》专题。曲海波教授分别介绍了《干磁体技术进展及优势简介》、《儿童脑干肿瘤的MR诊断及临床应用》。廖怡副教授、许华燕副教授、文凌仪副教授分别有多个课题在大会现场或线上汇报。我科青年技师朱冠楠博士关于“脑胶质瘤侵袭性调控机制”的研究成果也在大会上进行了展示。
与此同时,大会首次联合举办的“蜀睿杯”住院医师及技师技能大赛决赛,别出心裁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模式,重点考察“医+技”协同操作能力与新技术应用水平,激发参会者创新精神,为专业技能展示与团队协作交流提供优质平台。我院派出白维医师和周子琪技师两位年轻参赛者均闯入总决赛,获得预选赛团体一等奖,决赛团体优秀奖。
本次“医+技”融合放射盛会在举办6天后圆满闭幕,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超过万人,吸引全国放射医师、影像技师及相关从业者参与。会议不仅为全国放射同道搭建了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西部放射学科发展指明方向。未来,随着“医技一体化”的持续推进与区域协作的深化,放射影像学科将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