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耕耘,硕果累累
-----记华西二院助产士陈英

默默耕耘,硕果累累

                 -----记华西二院助产士陈英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有人也当水手。有许多事需要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边的事!”

这是产房的陈英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话很朴实,却很感人。

陈老师今年43岁,从事助产行业已24个年头,是命运的安排让她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到了该大学附设卫生学校助产专业学习。毕业后,她又以最优异的成绩留在了华西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从事助产工作。

从小在山区长大的她,纯朴、善良、诚实、吃苦耐劳。

在这几千个日日夜夜,陈老师早已记不清迎接过多少新生命,抢救过多少孕产妇,直至今天,她仍然坚守在产房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产妇的叫喊声、婴儿的啼哭声,都牵挂着她的心。每次陈老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科室,即使忙了一个通宵,陈老师也要把所有资料亲自过目,仔细检查后,才会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离开产房-------

陈老师总是对我们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记得那是一个普通的早晨,我们来上班,一到病房,就发现有一个产妇坐在病床上,手上拿着水杯,头发凌乱,床上散放着带血渍的卫生纸,她不吃不喝,也不解小便。原来她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生产过程中极度躁狂。产后又不许任何人接触她和拿她床上的东西,更不能用带有批评性的语言来刺激她,谁只要一接近她,她就攻击人。见此情况,大家都避而远之,而陈老师却主动、耐心和友善的关心她。陈老师用爱护性的口吻,俯下身子对她说:“妹妹,你吃点东西噢,这样对你的身体才有好处。”产妇刚开始还是很有敌意,过了一会儿,陈老师又对她说:“你需要我帮你做什么?”还用了很多关爱性的话语,就这样,慢慢地,产妇消除了对陈老师的敌意,先是叫陈老师把她曾经用来砸人的鸡蛋捡起来,然后叫陈老师挨着她,给她说话,喂她吃东西。由于陈老师当天负责物资,过了一会儿就处理物资去了。后来,产妇又开始不听话了,不配合转移去病房,陈老师立即过去,她望着陈老师说:“只有她才是我的主治医生,她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陈老师赶紧走到她的床旁,对她说:“好的,你乖,我们数三下,我就帮着你就从这个床移到那个床上。”接着,她就看着陈老师数数:“1、2”,“3”还没有说完,产妇就配合地移到推床上了,然后陈老师护送着她转到其他病房。和蔼的态度、温馨的话语,是陈老师对病人最基本的准则。

陈老师还经常教育我们,要从“爱”的角度去关心每个人,去做每一件事。

记得一个深夜,有一个从外地来的产妇,个子比较高大,刚开始对疼痛还能忍受,没过多久,宫口就开全了,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突然失去了理智,从产床上跳了下来,咆哮着,要从六楼上跳下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老师不顾自己被产妇抓伤和咬伤或者被摔下楼的危险,立即和同事扑过去,紧紧抱着那个产妇,并不断鼓励、安慰她,用爱心打动她,慢慢地,产妇情绪稳定下来了,安全地完成了分娩。

从陈老师的身上,我们深深地懂得了爱的力量,爱的伟大。在产房,产妇不再用“老师”称呼陈老师,而是亲切地叫她“姐姐!”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产妇及家属说过,一辈子都忘不了她的声音……

陈老师教会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用爱对待每一个病人。她不仅把心留在了产房,还把心留在了病人心里。。。。。。

                                                            产房    王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