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化疗科 科室动态详细

为妇科肿瘤医务人员减压
—记妇科肿瘤放化疗科成功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

巴林特小组是指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为案例报告者提供一种支持性的氛围,并提出建设性的评论,这种方式培训医务人员通过精神动力学的视角关注医患关系。1950年,匈牙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家米歇尔·巴林特医生开创了巴林特小组的工作模式;2005年,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吴文源教授首次将巴林特小组的理念和模式带入中国。十多年来,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家三级甲等医院通过这种方式为医务人员减压。巴林特小组认为病人需要关心,医务人员同样需要共情,医患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角色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则像其汉字书写那样,需要一撇一捺,互相支持。

2021年2月4日,妇科肿瘤放化疗科成功开展了巴林特小组活动,本次活动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何亚林护士长主持,来自科室的几十名护理人员参加。首先,何亚林老师简单为大家介绍了“巴林特小组”的概念、活动意义及活动方式,并且强调了此次活动成功开展的原则—保密性;其次,科室共12名护士老师围成内圈,其余老师在外圈仔细观察和倾听。

一位护士老师讲述了一件让她倍感压力的事件后退出圈外,其余内圈老师闭目冥想,感受自己想体验的那个角色,并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如果我是某某,我......”,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随后何亚林老师对每个老师所想体验的角色进行采访,同时针对这些发言从那个角色的角度以进一步的阐述,在这个阶段,每个老师都从不同的角度畅所欲言,大部分老师甚至已经泪流满面。活动结束之际,何亚林老师对案例回顾者进行了采访,发现经过每个老师不同视角的体会之后,她已经能很好地疏解自己的情绪,最后何亚林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全体护士给予了新春的祝福。

我们常说“换位思考”,但这只停留在意识层面,真正做到却困难重重,本次活动的开展让每个老师都感触颇深,似乎自己已经不单单只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当遇到让人困惑并且压力巨大的事件时,通过巴林特小组活动,可以让参与者切身体验不同对象的感受和内心活动,让大家更懂得理解彼此,真正做到“共情”。


  • 华西第二医院服务号

  • 华西第二医院订阅号

  • 华西第二医院微博

  • 华西第二医院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