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脏科 排尿障碍详细

孩子遗尿,试试行为疗法


夜遗尿不是孩子的过错

家长不应就夜遗尿对孩子进行责罚。积极的生活方式指导是夜遗尿治疗的基础。某些夜遗尿儿童仅经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调整,夜遗尿症状便可消失。对于小年龄儿、遗尿对生活影响小的儿童可首先进行基础治疗,且基础治疗贯穿夜遗尿治疗的全过程。



调整饮食与作息习惯

避免食用有利尿作用的食物或饮料,如含茶碱、咖啡因、西瓜。晚餐宜早,且宜清淡,少盐少油,饭后不宜剧烈活动或过度兴奋。尽早睡眠,睡前2~3小时应不再进食,睡前2小时禁止饮水及食用包括粥汤、牛奶、水果、果汁等含水分较多的食品。

遗尿症患儿管理中每天充分的液体摄入是非常重要的。液体摄入量不够会导致患儿感受不到膀胱充盈感,不利于正常排尿习惯的形成,同时会掩盖膀胱疾病的症状;液体过多摄入,特别是睡前,会增加夜遗尿发生的概率。每日的液体摄入应集中在上午和下午早些时候,应将晚间的流体和溶质摄入量降到最低。


奖励机制

家长应树立家庭战胜遗尿的信心,不断强化正性行为和治疗动机;不应责备患儿,应该多鼓励,减轻孩子对疾病的心理负担,让孩子自己积极地参与治疗。

奖励机制主要针对好的生活习惯,而不仅仅是无尿床发生,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单纯奖励无尿床行为,可能会使患儿产生一种挫败感。尽管他们尽力避免夜遗尿,但仍达不到相对应的目标。

奖励可给予下列情形,如白天摄入推荐量的液体、睡前排尿的习惯、积极参与遗尿症的管理,如服药与记录排尿日记等。避免使用惩罚措施或取消以前获取的奖励,这些可能会影响奖励措施的效果。结合儿童的年龄、喜好,家属可以慎重选择相应的激励方法。如年龄小的患儿可选用星图。这种奖励机制单独使用仅推荐于间断尿床的青少年和儿童的起始治疗。


养成良好的排尿、排便习惯非常重要

养成日间规律排尿(每日4~7次)、睡前排尿的好习惯。通常让患儿晨起时排尿,在学校期间至少排尿2次,放学后、晚餐时和睡前各排尿1次。正确排尿姿势很重要,让患儿适当的脱下衣服,以臀部和足为支撑,安全地坐在马桶上,女孩取舒适髋外展姿势。舒适的姿势有助于盆底肌肉的松弛。

建议遗尿症儿童和青年白天尽量避免使用尿布或拉拉裤,否则可能干扰儿童夜间起床排尿的积极性。

遗尿症患儿通常伴随便秘,特别是非单症状性夜遗尿症患儿。建议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每日定时排便。对伴有便秘的患儿应同时积极治疗便秘。在进行遗尿症管理之前,便秘应被及时诊断和治疗。保持大便通畅,早餐后排便更好。选择能软化大便的食物,必要时可加用促进大便排泄的药物。未经治疗的便秘可能导致夜遗尿症的复发。


不建议唤醒儿童排尿

唤醒治疗有人工唤醒、闹钟和报警器3种形式。唤醒治疗可能打断患儿睡眠,降低睡眠质量,仅可作为短期或临时控制尿床的措施。也有研究认为,夜间唤醒排尿可能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

ICCS指南指出:如果父母有晚上唤醒儿童排尿的习惯,则应告知他们这么做是可以的,但并不是必需的,且这种行为即使有用也只对那个特定的夜晚有用。NICE指南建议,唤醒儿童排尿对于尿床的短期治疗来说可能是一种实用措施(减少了清理的负担),但并不能促进长期不尿床。

【不建议】

唤醒治疗仅适用于遗尿症患儿管理的短期应用。在其他治疗方法尚未发挥作用时,唤醒治疗有助于遗尿症患儿夜间的自我觉醒。



不推荐在单症状性夜遗尿症初始治疗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膀胱训练,也被称为憋尿控制训练,患儿放学回家时,有尿意时尽可能憋住,以增加功能性膀胱容量。停止——开始训练:当患儿排尿时鼓励时断时续排尿,然后将尿排尽,以锻炼盆底肌肉。这种技术源自成人盆底肌无力的治疗。我们不推荐在单症状性夜间遗尿症的初始治疗时进行膀胱训练。

膀胱训练练习增加了膀胱容量。但是,膀胱容量的增加并没有改善遗尿症或提高对后续遗尿报警器治疗的反应率。NICE指南推荐,不要采用提倡中断尿流和鼓励日间不频繁排尿的策略。新西兰儿科协会指南推荐,不要将膀胱训练作为初始治疗。

  • 华西第二医院服务号

  • 华西第二医院订阅号

  • 华西第二医院微博

  • 华西第二医院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