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陈女士夫妇于我院医学遗传科遗传咨询门诊进行生育前遗传咨询。外院超声提示陈女士双肾多囊肾,我院基因检测发现她的PKD1基因存在c.11526G>C突变,是与其疾病表型相关的可能致病性变异,该变异导致的多囊肾病1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50%的几率遗传给下一代。陈女士夫妇希望通过三代试管助孕,避免后代遗传她的多囊肾病。但我们在基因检测时发现,陈女士父母的PKD1基因并未检测到c.11526G>C突变,即陈女士上述位点为新发突变,且陈女士还未曾生育过,她的家系中只出现过她一名患者。陈女士这种情况属于单基因病三代试管中较为复杂的女方新发突变“家系不全”案例,对上述突变位点而言,既没有“上一代”的遗传信息也没有“下一代”的遗传信息可供参考,无法通过常规的的技术构建SNP单体型并进行连锁分析,因此难以准确判断出胚胎是否遗传了陈女士PKD1基因上述突变。
经过充分的遗传咨询后,陈女士夫妇最终选择“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即三代试管)技术来帮助自己生育健康宝宝。为实现陈女士的愿望,我院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团队对陈女士这一特殊案例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最终决定通过“单分子纳米孔测序技术”(即三代测序技术)帮助陈女士圆梦。经过不断的预实验,一代(Sanger测序技术)、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三代(单分子纳米孔测序技术)齐上阵,在生殖医学科和医学遗传科的共同努力下,陈女士共获得了6枚囊胚进行“三代试管”检测,经检测6枚囊胚均未发现PKD1基因上述突变,其中两枚囊胚进一步通过了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最终,形态评分较高的一个囊胚被用于移植并成功妊娠,孕中期产前诊断也顺利通过。最终,陈女士2022年6月在我院分娩一健康宝宝。
在我院生殖医学科和医学遗传科的共同努力下,我院“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已成功搭建二代测序,SNP芯片及三代测序等多个本地化检测技术平台。截止目前,我院已针对地贫、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脊髓型肌萎缩症、多囊肾、耳聋、结节性硬化症、X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黏脂贮积症等百余种单基因遗传病成功进行三代试管助孕,帮助大量单基因病高风险家庭成功生育健康宝宝。未来,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三代测序技术有望帮助更多的此类因新发突变导致“家系不全”患者通过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实现生育健康宝宝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