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广最新的盆底康复理论与技术,让更多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学习相关知识,2021年6月16至17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妇产康复中心举办了盆底康复技术手拉手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是由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四届国际妇科肿瘤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学科高峰论坛暨第六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新进展会议”的内容之一。为了保证手拉手培训班的教学效果,采用小班制教学培训,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盆底领域的37名医护人员参加了培训。
6月16日上午培训班在各位学员的热情期待中拉开帷幕。首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牛晓宇副院长、康复医学科妇产康复中心陈悦悦副主任致开幕词,欢迎各位学员远道而来参加培训。首先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盆底康复技术的发展史中表达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对塑造一流的以“关注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为主旨的妇产康复中心的决心,阐述了盆底相关领域技术对盆底康复的重要性。列举了严重的盆底病例,充分说明了盆底康复工作任重而道远,再次说明了盆底康复在女性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最后对未来盆底康复技术的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让学员们对盆底康复又有全新的认识,现场气氛热烈。
牛晓宇副院长致欢迎辞 陈悦悦副主任开幕致辞
张月婷医生通过对国内外腹直肌分离的指南和文献进行解读分析,详细的与学员们介绍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现状及影响,让学员们对腹直肌的解剖、分离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式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其后朱守娟主治医生围绕着腹直肌分离的分型及层次的不同,生动地向学员们展示腹直肌分离的评估及手法治疗,其后手把手带领每个学员学习治疗手法及仪器的操作,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掌握,学员们学习情绪高涨,积极提问。
张月婷医生授课《腹直肌分离的现状和影响》
朱守娟医生进行腹直肌分离手法评估及治疗的实操演示
陈晶主治医生在详细介绍盆底功能基本筛查及评估的基础上,深入浅出的讲述盆底筛查的细节,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在讲解过程中与学员互动,让每位培训学员都能够很好的理解盆底筛查中的每个步骤,帮助大家今后能更好地做好盆底评估。接着孟健老师巧妙的使用模具向大家生动的阐述POP-Q及肌力的测量方法,肌力检测的注意事项等,进一步规范学员的盆底诊断和评估。
陈晶医生授课《盆底功能基本筛查及评估》
孟健医生进行盆底功能基本筛查及评估的实操演示
6月17日上午李乔主治医生运用丰富多彩的图片向学员展示了运动医学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运用,详细地介绍了盆底肌运动过程的原理,介绍了运动康复在盆底肌及整体训练的详细方法,开拓学员们的思维,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石薇老师将呼吸训练融入到盆底的运动康复中,从基本的腹式呼吸、骨盆稳定性至内外核心的训练,全方位的向学员们传授盆底训练中需要关注的整体康复理念。
李乔主治医生授课《运动医学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运用》
石薇主管技师在进行运动医学与盆底康复治疗的实操演示
6月17日下午黄晓耘医生将理论与实操相结合,讲解了产后骨盆康复的原理,系统演示了骨盆修复不良的评估诊断和治疗操作。学员们从中学习到了临床中骨盆带疼痛常见疾病类型的诊断及处理。 黄晓耘医生还邀请现场学员充当模特,进行骨盆评估治疗,耐心地答疑,让大家更深刻的理解了骨盆评估的“视触叩听”及治疗手法的应用等。
黄晓耘医生授课《产后骨盆康复》
黄晓耘医生在演示骨盆评估和治疗。
本次的盆底技术手拉手培训会共涉及了盆底、腹直肌、运动医学及骨盆四大板块,囊括了与盆底相关产后康复技术的重点,学员们踊跃地与各位授课老师及工作人员交流讨论,纷纷表示这次的培训收获颇丰,并期待下一次的学习机会。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培训班结束时学员们分组与授课带教老师们合影。
本次盆底康复技术手拉手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体现了我科“求实精业,开拓创新,关爱盆底,康复身心”的科训精神,在牛晓宇副院长及陈悦悦副主任的带领下,妇产康复中心将继续秉承初心,牢记使命,推广盆底实用技术,推进本领域的学术交流,帮助基层单位提高盆底专项技术,促进华西第二医院盆底专病联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规范,更好地为女性朋友的健康服务。
撰稿:黄晓耘、石薇
审阅:陈悦悦
摄影:余晓鹃、闫昕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