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天地人物专访详细

四川大学2017年度十佳护士——易良英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光就像流水一样悄悄地漫过我的生命旅程。回首30年,护理工作的点点滴滴还历历在目。

我于1988年毕业于华西卫校助产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产科工作近20年。期间我刻苦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经常总结和反思,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竭力做到以精湛的技术、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30年来,赢得了很多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尊重和信赖,也经常受到同事的赞扬,曾先后多次被评为校、院和科室的“先进工作者”。

2007年,我通过竞聘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担任护士长。那时,消毒供应中心刚刚成立,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心里十分忐忑。我默默鼓励自己,助产士工作都能干得出类拔萃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科室成立初期,我亲自到每个岗位反复实践,梳理消毒供应中心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岗位工作职责。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临床工作的“总后勤”,我坚持以临床需要为中心、保障医疗安全为目标。好的管理者,70%时间都应用在沟通上。我勇于转变服务理念,主动征求临床需求,定期到临床科室进行沟通,了解临床需求,拓宽服务项目;坚持“下收下送”制度,保证临床科室及手术无菌物品的供应;每月定期发放《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收集临床科室意见,及时改进工作。经过有效的沟通,近几年我科流程改进15项、需求改变10余项。2016年,我科的工作完成量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我科处理普通手术器械增长至319万件,相比2015年增长了16%;处理腔镜器械增长值12193套,增长了165.7%;灭菌物品增长至6163锅,增幅74%

我不断探索管理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对复用医疗器械由“分散管理模式”进行“集中管理模式”。我带领科室护理人员对复用医疗分散管理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模式的优缺点。经过努力,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从2008年开始由分散管理转变为集中管理模式。对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严格执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工作流程,并应用追溯系统严格执行消毒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监测,实现了消毒物品的质量可控制、可追溯。通过对医疗器械集中管理,延长了医疗器械使用寿命,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医疗器械灭菌质量,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这一成功的“集中管理”经验迎来了全国各地医院的观摩学习。2012年,我科又率先开展“腔镜手术器械的集中处置”工作。随着近几年微创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我院腹腔镜手术量飞速发展,但我院腔镜手术器械配置少、手术周转快,开展腔镜手术器械的集中处置也面临了极大的挑战。我积极思考、分析现状,通过弹性排班,在工作高峰时增加上班人员,确保手术器械及时供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工作。同时,在管理中,我坚持科学管理,一切用数据说话。2013年,我科实施关键质量指标管理,以关键质量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同时,我科运用各种科学管理工具找出护理质量关键环节,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通过根本原因分析法改进案例4项,通过QCC改进案例1项,通过PDCA循环法改进案例1项。

我积极创新,不断优化工作流程。2013年,为改进清洗流程,提高清洗质量。我自行设计“器械串”,将有关节的器械串在器械串上再用机械清洗,以致器械的关节及各面都能充分受到机械冲洗,使清洗质量的合格率达到95%2014年,为降低纸塑包装湿包发生率,我设计了专门装载纸塑包装物品灭菌的“装载架”,保证物品在灭菌过程中侧放,避免了纸塑包装物品湿包的发生。2016年,为避免锐器刺破包装材料发生二次污染和刺伤使用者,我利用废弃的纸板制作了“锐器保护套”,既控制了成本,又确保了安全。近三年,我科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6项,获得专利证书已3项。

作为一名管理者,我积极探索岗位管理,关注员工职业发展,为科室每位护士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在产房设置预处理岗位,设立包装核查专职岗位,由更多工人轮转清洗岗位,由高学历人员担任灭菌岗位。同时,我也重视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书籍5本,每年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1项。2015年,我成功竞聘为“成都市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17年,我成功竞聘为“四川省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的路任重道远。作为一名供应室护士,我们是在用另一种形式去关爱病人,用另一种方式释放爱心;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我深知还需继续努力,才能带领团队走得更高、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