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回到主站

星耀二院

党建工作星耀二院详细

身边的共产党员-陈英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有人也当水手。有许多事需要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最重要的是我们身边的事。”这就是平凡而又极其普通的共产党人陈英同志的人生语录。她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用“爱”去关心着每一个病人,用“心”做着身边的每一件事,她不但把心留在了产房,更把心留在了病人心里......。

陈英同志是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房的一名助产士,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从华西医科大学附设卫生学校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房工作至今,并于1996年同时兼任产科党支部组织委员。

贵在坚持,二十四年始终如一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是西南地区危急重症转诊中心,危急重症病人达到了90%左右,加上产科行业的极其高风险的特殊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以及如今的医疗环境的不太乐观性,有一部分同志无奈地离开了自己多年经营的行业,可陈英同志知道每个行业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必须性,产科依然存在,明天的产科还得继续。

24个年头,她早已记不清迎接过多少新生命,抢救过多少孕产妇,更记不清熬过了多少日日夜夜,她和她的同志们几乎有1/3-1/5的时间都在夜班上度过,夜班最长时间可达16小时以上。她们的工作没有了休息,没有了白天和黑夜,没有了逢年过节,工作时甚至连吃饭、喝水、上厕所大小便都身不由己,不管春夏秋冬,开水泡饭成了她的常用特色餐,就在2012年她孩子参加高考时,她都不得不站在岗位上。产妇因宫缩痛的叫喊声纠结着她的心,婴儿清脆的啼哭声激动着她的心,母亲和孩子的安全又平静着她的心。她们和孕产妇一起“心连着心”,她们和孕产妇一起“痛并快乐着”;苦与乐融合着。24年来,她从未有一次迟到和早退,总是常常早早地第一个来到岗位,却又常常是最晚离开岗位。每一位离开产房的护士长都要给予她很高的评价,同时也得到许多同事和病人发自内心的称赞;她不顾个人的提升和荣誉,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完成着身边无数的工作。她除了要完成一份繁重而又风险极大的助产士工作外,还要负责许多管理工作,记得有一个月仅仅完成病人的手术工作她就达到了一百多个病人,还不包括其它工作,她那个月超时劳动达到了40个小时。24年来,无数个时刻又有无数个家庭在举杯欢庆团圆时,她还在追求着她的那一份执着, 24年来,不但没有过上一次象样的春节,而且逢年过节,病人总数倍增,疑难杂症又增加了很多,她们的担子就更重了。无数年来,她拖着不太健康的身体,为了自己的责任,把自己燃烧尽;无数次,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可那双已经定型的眼睛,怎么也合不上眼;由于长年累月产妇因宫缩痛的叫喊声,导致她的听力下降了;她和她的同志们,有多少人在工作中晕倒,可醒来的第一句话却是在关心病人的病情。常年累月的高强度、高压力状态工作,她的健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出现了头痛、头晕、血压升高、关节肿胀、听力下降等不适。

她知道自己选择了这样的人生,就要去面对这样的人生,有句话说:“人面对生活的选择是,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随生活而自适,适应之法贵如金”。明天的产科还得继续。

“凡事皆需尽力而为,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这是社会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

“捍卫母亲和孩子的安全与健康!”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她的心留在了这里……。

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却不要求回报,长达十六年之久

责任心强是陈英同志最大的特点,她知道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不认真工作的人什么也不是,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

不能说:“爱一行,干一行”,要说“做一行,认真一行”,每个行业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她除了要完成繁重的临床工作时外,还要承担带教工作,她带教非常认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对她们一视同仁,记得有一次有一位学生,智力佷差,为了让她描绘产程图,陈老师不厌其烦教了该学生几十次,直到学生掌握为止。陈老师就是这样一个顽强的人。

最感人的是,陈老师从1996年起同时承担了产科支部组织委员工作,由于临床工作的繁忙,她只能完全利用休息时间来完成支部组织工作长达16年之久;有无数次,她夜晚上班,白天完成支部的工作,连续长达36个小时以上都不能合一下眼,或者只能休息一两个小时;有佷多时候,她白天上班,晚上还要工作到深夜两、三点钟事情都还完不成….。直到今天,她虽然生活在一个大家都公认的休闲城市,可这里的休闲对她来说是遥不可及,就连“散步”这种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方式,她早已不习惯了….。

从“爱”的角度去关心病人,用“心”去做每一件事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有一天早晨她去上班,一到病房,就发现有一个产后的产妇坐在病床上,手上拿着装有水的玻璃瓶,头发及衣着特别凌乱,床上乱七八糟地放着带有许多血液的卫生纸,她不吃不喝,也不解小便,{同事告诉她这个产妇有“精神分裂症”,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属于躁狂型的,是许多人按着才分娩的。现在不许任何人接触她和拿她床上的东西,更不能用带有批评性的语言来激她,一挨近她就用瓶子砸人。陈老师担心该产妇会不会产后出血,就顺着她的意思,用爱护的带有赞美性的话语,对这个病人说:“妹妹,你吃点东西噢,这样对你的身体才有好处。”刚开始病人对她还很有敌意,摔鸡蛋砸她。过了一会儿,她又去,微笑着对病人说:“你需要我帮你做什么?”,还用了许多关爱性的话,就这样,慢慢地,病人对她慢慢有好感了,先是病人叫陈老师把曾经用来砸人的鸡蛋捡起来,过后叫陈老师去挨着她,给她说话,喂她吃东西…..。由于那天她是当班管物资,过了一阵,就处理物资去了。后来,那个病人又不听话,无法掉换病房,她马上过去,病人指着她说:“只有她才是我的主治医生,她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陈老师佷快领悟了,对病人说:“好的,我数三下,你就从这个床移到那个床上。”接着,开始数:“1、2”,“3”还没有说出口,病人就迅速的移过来了,然后她护送着病人转到其他病房,在转运的途中,病人紧紧握着她的手,说:“人的命好不顺、好苦啊!”然后陈老师慢慢地开导她,接着,两滴眼泪从病人的眼角流了出来…….。

从此,陈老师从“爱”的角度去关心人,去做每一件事。记得有一个深夜,有一个从外地来的产妇,个子比较高大,很会知书达理,刚开始对疼痛还能忍受,没过多久,宫口就开全了,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突然失去了理智,从产床上跳了下来,咆哮着,要从六楼上跳下去,说时迟,那是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陈老师不顾自己被产妇抓伤和咬伤或者被摔下楼的危险,立即和同事马上扑过去,紧紧抱着那个产妇,并不断鼓励、安慰她,用爱心打动她,慢慢地,产妇情绪稳定下来了,安全地完成了分娩过程。

以后,陈老师深深地知道“爱的力量!爱的伟大!”她给了病人无穷无尽的爱,病人也给了她“理解万岁”的伟大荣誉。又在一个深夜,有一个产妇“羊水三度”,其家属对医务人员交代的病情不理解,不接受风险情况,并声称要从法律的角度告她们恐吓他,并且要保证“母子平安”,在这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形式面前,她们抛开了家属误解,用爱关心着这个病人,用心做着每一件事……,后来,家属被感动了,给她们说了对不起,甚至还坚决要送她红包,很自然的,被陈老师婉言拒绝了。

她不但是一位优秀的天使,更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多年前,有一次,有一位产妇因为产程进展不好,需要进行剖宫产,恰好当时停电,就对该产妇继续观察,过了一会儿有电了,可产妇的产程又进展了很多,这时产妇的家属坚决要进行手术,对所有人的解释一概不听,并暴跳如雷,陈老师过去对家属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同时家属看见了陈老师身上的党员徽章,家属认可了。陈老师本来该下班了,但为了让病人和家属放心,却毫不犹豫的留了下来,等到这位产妇顺利分娩后才下班。陈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严于律已,高度负责的人,同事们称赞她为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有多少次,病人不再用“老师”的称呼叫她,而亲切地叫她“姐姐!”有多少次,病人说一辈子都忘不了她的声音;还有多少次…..。

这样的事还有好多好多…….。

太阳能比风更快教老人脱下外套,温和和友善的态度更能教人改变心意,她知道自己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并且只有自己真的去做……,因此,她用心做每一件事,用关爱对待每一个病人。她不但把心留在了产房,还把心留在了病人心理。

虽然她们的事业是如此的艰辛,路是走得如此的艰难;虽然如今世人不理解她们的价值,更不认可她们工作的特殊性;虽然她们没有伟人的光辉形象,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英雄的美好称号;虽然她们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但她们深深地理解不能改变现实,但更不能逃避现实,她们一刻也没有闲着,她们担的责任一份也没有少过;虽然她们不象骏马一样在奔驰,象雄鹰一样在遨翔,但她们象蜜蜂一样勤勤恳恳在造世界上最甜的蜜。她们在尽职尽责,她们在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她们要千万遍把事情做对,而不做错,她们是真正的不容易的人。

她用自己的行动、用点滴的积累,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