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为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计划生育研究室主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内分泌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四川省计划生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会员,《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及妇产科学)》编委,《西部医学》杂志编委,《生殖与不育(中文版)》编委,《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2009年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0年获“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学高为师 医诚术精
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提起李尚为教授的名字,没有人不为她那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工作的敬业精神所折服,也没有人不为她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和对病人无限关怀、无私奉献的品行而赞叹。她脚踏实地、坚忍不拔,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生殖医学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平凡的事迹诠释了一名妇产科医生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天职。
李尚为教授1970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医学系,留校从事妇产科医、教、研工作30多年。1989年至今长期从事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不孕症、助孕技术和更年期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及实验室工作,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同行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1993-1994年,李尚为教授赴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回国后她在四川省率先建立体外授精—胚胎培养实验室,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以及习惯性流产免疫治疗和难治性妇科内分泌疾病超排卵治疗等新的诊疗技术。1997年,李尚为教授主持的四川省首例试管婴儿获得成功。1999年,她主持的西南首例卵巢早衰绝经妇女赠卵试管婴儿获得成功。近年,她负责开展相关的卵泡发育调控及胚胎着床的前沿基础研究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等),获资助40余万元。李尚为教授刻苦钻研,阅读大量前沿、先进的文献,多次在国际国内的会议上与同行精英进行交流和探讨。同时,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生殖医学界的学术带头人,她经常作为大会主席和主要讲者在各种会议上发言。在她的领导下,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在西南地区一直保持着最高的学术水平和妊娠成功率,其生殖医学研究及诊治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处于四川及西南地区领先地位。李尚为教授已培养硕士20余名,博士20名,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著作4部。在她的精心指导下,在读硕、博士研究生在国际、国内重要杂志上发表多篇水平较高论文,受到国际国内专业人士的推崇。
李尚为教授负责承担了“雌三醇的研制与治疗绝经妇女老年性阴道炎的药代动力学及临床研究”,为“雌三醇栓”(商品名“伊特乐”)的主要发明人,该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绝经妇女泌尿生殖道萎缩和老年阴道炎的药物和新的给药途径,获国家专利及新药证书,2000年已科研成果转化,并获得国家创新基金及四川省科研成果产业化重点项目,200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李尚为教授主持科研再次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尚为教授在每次诊断中都能一丝不苟,对每项操作、每个治疗措施,都要求做到点滴到位,从未出现过一丝一毫的差错,她常常告诫身边同事:“生殖中心的患者,是临床上最特殊的一组患者,我们的行为,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结局,还关系到患者家庭的幸福。”多年来,她立足医院教学和临床实际,遵循医学科学规律,讲究方式方法,注重年轻医生的基础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狠抓面授、辅导和操作三个环节,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将自己的经验、操作技能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医生,深得科室工作人员的尊敬和爱戴。由于医院生殖中心开展的工作是卫生部第三类准入技术,性质特殊,具有高风险、技术难度大等特点。每遇到疑难病人,李尚为教授总是亲自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每遇到困难、风险高的手术,李尚为教授都会亲自操作,让患者和家属安心,并仔细向青年医生讲解,同时培养出了大批年轻医生。在李尚为教授的培养和鼓励下,科室的年轻医生迅速成长,形成了一只团结协作,技术过硬,乐于进取的医疗团队。
身正为范 医者仁心
李尚为教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素质,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际工作中模范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模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她率先垂范,廉洁行医,坚决抵制不正之风,自觉维护“白衣天使”良好形象。
李尚为教授医德高尚,谨遵操守。她以一颗仁爱之心,坚持病人至上,救死扶伤,廉洁行医,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她心系患者,视病人如亲人,李教授对待病人,如春天般温暖,每一个来诊患者,她都耐心询问病情,仔细检查,细心分析每个人的资料,详尽耐心的对病人讲解,直到病人完全理解,满意离去。辅助生殖技术对于广大不孕不育患者来说,是尖端前沿的,也几乎是病人在不育症治疗中的最后选择。在治疗中,每当病人或者家属有任何疑问,李教授总是不厌其烦的对他们进行谈话、讲解,经常拿出图谱,像给学生上课一样,深入浅出的分析,让所有病人都能明白治疗目的。她对待病人一视同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关心病人疾苦,深得病人信赖。找她看病的病人特别多,为了让尽可能多的病人能看病,她常工作到晚上七八点钟,有时累得心脏病发作。
工作中,李尚为教授挽救了无数因为没有孩子而面临破碎的家庭,一些患者和家属为了表示全家的感激心情,多次给她送来了礼物,甚至红包,均被她婉言谢绝。她讲:“有钱要用在患者的治疗上,治病救人,是我的责任;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对患者负责,就要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治病救人的工作中去,就要为之竭尽全力,奉献一生。”挂满办公室墙壁的锦旗,摆满办公桌的患者怀抱宝宝的全家福照片是李教授最大的欣慰、满足与幸福。
温润如玉 大爱无声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距汶川90多公里的成都出现明显震感,医院大楼剧烈摇晃,病床、输液架、液体和手术灯剧烈晃动,生殖中心的手术间、实验室内的物品出现了剧烈摇晃。在危急情况下,在李尚为教授的有力指挥下,全体员工紧密配合,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进行有序疏导、安全转移,确保了病人的安全。地震当天,在科室的培养箱中,还有很多IVF病人的胚胎等待处理,很多仪器还处于工作状态,一旦发生漏水漏电或气体泄露,将会发生重大事故,损失巨大。李尚为教授不顾个人安危,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数次往返位于9楼的科室,和科室成员一起切断所有电源、关闭气体阀门,直到确认患者的胚胎和实验仪器设备没有异常,才撤离工作岗位。地震发生后,她又积极向地震灾区捐款数千元人民币。
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很多家庭失去了孩子,因为父母大多年龄较大,再生养孩子非常困难。李尚为教授等多名组成的咨询义诊团队往返灾区开展优生优育、辅助生殖与妇女儿童常见疾病的咨询义诊,李尚为教授多次对当地再生育妇女作了优生优育讲座,为地震灾区妇女优生优育提供指导和帮助。一年多以来,李尚为教授多次往返绵竹、北川、汉旺等地震重灾区,亲自为灾区妇女提供生育保健、优生咨询、以及孕期保健等服务。凡是灾区来的再生育妇女,李尚为教授都是免费优先诊治,给予了最大的优惠和关爱。一名在地震中痛失家园和18岁儿子的46岁灾区妇女和丈夫来到医院,找到李教授,要求做试管婴儿再生育一个孩子。李尚为教授对他们的情况进行了仔细地检查和分析,认为夫妇年龄较大,做试管婴儿风险太高,而双方的身体检查没有太大的异常。于是,李尚为教授耐心鼓励夫妇调整心态,多次与这对夫妇进行沟通,给予讲解。在接受李教授的治疗方案2个月后,这对饱经磨难、迫切渴望再生育的夫妇自然受孕了!夫妇无比惊喜,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李尚为教授以大爱之心积极参与灾后再生育重建工程,多次深入地震重灾区进行指导及义诊活动,开展“地震重灾区育龄妇女心理应激后生育健康影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并于2010年主持举办了“不孕不育与灾后再生育生殖医学研讨会”,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生殖医学进行相关学术交流,为灾后再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更高的学术平台,为灾区人民作出了突出贡献。
多年来在李尚为教授的带领下,医院生殖中心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她所做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职工们的认可和肯定。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李尚为教授辛勤的工作,给多少不孕不育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喜悦和幸福,她被称为“人间的送子观音”。她默默的奉献着,忘我地工作着。她是深受患者及家属、同行、学生敬重和爱戴的好医生、好老师、好学者,如玉律己,若水待人,以仁心大德,竖起一座铸满大爱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