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统战部(精神文明办公室) 综合新闻详细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优质护理为植物人孕妇当上妈妈保驾护航

2011年9月24日凌晨0点39分,随着一阵啼哭声,植物人孕妇刘冬琴,顺利娩出一个重2.28公斤的男孩,成功当上了妈妈,这是华西第二医院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优质护理保驾护航的结果,也是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成果之一。
24岁的孕妇刘冬琴在与丈夫领结婚证的第二天因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而成为了孕妇植物人。经过当地医院和华西医院积极救治后,因先兆早产于2011年9月8日晨转入我院产科二区。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以产科主任刘兴会教授挂帅的医疗小组,由护理部牵头成立了由产科护士长及高年资护士组成的专项护理小组,实行专人护理,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植物人孕妇刘东琴不能进食及活动,安置了胃管、导尿管,还进行了气管切开以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但这些管道也增加了感染的潜在风险,威胁着母亲和胎儿的健康。患者消瘦,不能自主活动,四肢肌肉萎缩,存在较大的压疮的风险。护理部针对这些风险和植物人的特点,组织多名护理进行护理会诊,提出了避免感染、预防压疮、保障营养需求、加强康复训练等护理目标及措施,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具体建议。产科护理小组根据护理们的意见,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该孕妇的情况,制定出符合植物人孕妇特点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并将护理措施细化到每个时间段,以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为了保证护理的连续性,护理刘冬琴的责任护士尽量固定,很多护士放弃了休假,下了班也迟迟不肯离开病房。每一位护士都用心去关心、体贴刘冬琴。不论刘冬琴是否能够听到,每天她们都会用最温柔的话语鼓励她,在操作时也尽最大限度做到轻柔,以免造成患者的不适。
院人护士都是的责任护士相对护理质量,落实优质护理内涵,我院倡导“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除了对孕妇进行精心的护理外,产科护士还时常鼓励患者家属,因为她们坚信,只有家属与医务人员有共同的信念及配合,才能让孕妇顺利度过妊娠和分娩这一人生的重要阶段。
在刘冬琴住院期间,临床护理邓云清老师几乎每天到刘东琴的床旁查房,指导责任护士进行护理,以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和提高护理质量。“临床护理”是我院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为提高责任护士的护理质量,落实优质护理内涵而专门设立的。临床护理承担着对疑难及危、急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查房、对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指导、把关等作用,对推动优质护理服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9月23日晚10点,刘冬琴因宫缩强烈,进行了剖宫产手术。植物人孕妇刘冬琴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在本人坚强意志的支持下,在华西第二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4日凌晨成功剖出一男婴,创造了医学的奇迹。
分娩后,刘冬琴即转入妇产科ICU进行术后的治疗及护理。在手术前,ICU护士长洪春就到病人床旁,与几位护理对病人术后护理计划进行了讨论,并与产科护理小组进行了病情和护理情况的交接,以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和病人的安全。在ICU期间,由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对其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虽然没有家属陪伴,但护理人员陪伴在刘冬琴的身边,仔细地做好生活护理、各种管道的护理、呼吸道的护理、皮肤的护理、伤口的护理,定时翻身拍背,在操作时轻柔、庄重、镇定、认真,刘冬琴在住院期间未出现任何的护理并发症。还特别允许家属每天两次探视,以缓解家属焦急的心情。护理人员用行动践行了优质护理的理念。
新生儿在出生后立即转入NICU层流病房进行治疗和护理,针对早产儿的特点,NICU护士为小宝宝提供发育支持护理(developmental supportive care,DSC),准备了暖箱和鸟巢式襁褓,降低环境噪音和过度的声光刺激,以增加宝宝的安全感和舒适度,帮助早产儿尽快适应母体外的环境;还使用安抚奶嘴进行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以促进肠道蠕动和发育。这些都是我院护理团队根据科室的特点制定的优质护理的措施。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刘冬琴母子已顺利出院。植物人妈妈成功分娩只是华西第二医院医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护理团队优质护理的一个体现,华西第二医院护理工作者用她们的爱心、责任心为无数个危急、疑难患者构建起安全平台,为她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供稿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任建华、黄燕)。
.
.
.
  • 华西第二医院服务号

  • 华西第二医院订阅号

  • 华西第二医院微博

  • 华西第二医院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