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统战部(精神文明办公室) 部门动态详细

走医联体之路,优质医疗就近享
——“华西妇儿联盟”阶段性成果报告在蓉发布,全面推进成都医疗服务联动建设!

5月27日,由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主办的“区域儿科医联体——华西妇儿联盟”阶段性成果总结暨清华大学评估课题发布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汝鹏;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林;清华大学医疗服务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杨燕绥教授;国家医保研究院智慧医保研究室张立强主任;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德成;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甘立军;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处长杨莉;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副处长吴天连;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处长宋维;成都市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务中心副主任王芳;医院党委书记王素霞、院长刘瀚旻;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夏莉;成都高新区教文卫健局副局长张静;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局副局长田军;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工会主席肖雪及相关企业、成都各区县卫健、医保的相关领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和联盟医生代表出席。


我院党委书记王素霞致开幕词并主持会议。发布会上,“区域儿科医联体——华西妇儿联盟”阶段性成果逐一展示,并由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医疗服务治理研究中心杨燕绥教授团队发布《华西妇儿联盟家庭医生互助计划运行绩效评估报告》,各参与方的建设成果均在汇报中得到了体现,对于有力、有效、扎实推进医联体持续建设起到了十分现实和长远的促进意义。


刘德成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华西妇儿联盟”实现了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成都市范围内的妇儿医疗领域形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科学合理的就医新格局。目前华西妇儿联盟儿科项目先后与高新区、双流区等12区市县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张林副校长在讲话中表示,妇儿健康是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是社会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将继续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在政府财政、政策创新支持下,进一步拓展华西妇儿联盟分级诊疗业务模式和覆盖区域,推动“闭环式妇儿健康分级诊疗保障体系”做实做透,实现妇儿专科全面诊疗落地。


赵汝鹏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华西妇儿联盟覆盖了成都市10个区县,9家区域妇幼保健院和151家基层卫生机构,成员单位之间和区县卫健委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在整个服务体系搭建中不断创新,持续完善培训考核体系和医疗质量管控,并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实现区域基层医疗机构赋能。华西妇儿联盟作为首个闭环式的体系是一种探索优生、优育、优教、优医全面结合的有力实践,与健康四川的宏大远景是一脉相承的。


清华大学发布“华西妇儿联盟”评估报告

高新区区域儿科医联体对阶段性成果作出汇报

发布会上,首先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刘瀚旻,对华西妇儿联盟项目发展情况展开了详细介绍。华西妇儿联盟在医疗的质控体系和专业知识体系上,有四个比较重要的亮点:就诊就医的有序化、诊疗标准化、质量均一化、筹资多元化。此外,线上培训平台累计开设120余次专业课程,20余次儿科病例讨论会,同时开展了三期线下培训跟诊,约7.2万人次参与培训课程,截至2020年底,联盟已开展11期认证考核,共认证166名华西妇儿联盟医生,基层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华西妇儿联盟作为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以儿科作为起点逐步走向妇儿,产科妇儿联盟模式也在开启。未来,希望引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引入互联网医院,以结果为导向控费,建立儿童慢性病管理模式,真正把对儿童的管理从对常见病的预防和预警,到对慢病的持续管理,再到对儿童更有力的照顾和追踪,让中国的孩子在祖国大地上能享受到更具先进理念的整体照顾,为中国的未来一起添砖加瓦。


随后,清华大学医疗服务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杨燕绥教授团队正式发布《华西妇儿联盟家庭医生互助计划运行绩效评估报告》。

杨燕绥教授讲到,过去都说广东人是敢为人先,但是这次轮到成都人敢为人先,在青年人的儿科照顾上推出新制度,把所有利益相关人集中起来达成共识一起干,并将该模式在高新区率先落地,充分体现了成都地方社会治理的软实力。华西妇儿联盟作为国内首个创新案例,有高新区的支持,有福瑞医疗作为科技公司信息化的支持与保障,并且嵌入了相互保险,使该计划得以长期做下来。

杨燕绥教授就报告内容和评估结果总结表示,自2018年9月以来,始于成都高新区的华西妇儿家庭医生互助计划运行良好:分级诊疗效果十分显著、社会治理初见成效,相互保险基金的中介作用明显,为全国推进普通门诊下基层,加强社区医疗和促进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提供了示范,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值得总结和推广。


报告指出,社会治理和互助保险是该计划的两大创新,福瑞医疗作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信息公司,一是联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共同开发“华西妇儿联盟分级诊疗转诊系统”,二是开发联盟家庭医生认证 APP,三是开发运营“超级妈力”微信公众号,贯通医联体内部各环节,推进转诊、培训、问诊信息系统落地。

此外,在华西妇儿联盟计划建设中,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甘立军,对高新区区域儿科医联体阶段性成果也作出了汇报讲话。

甘立军副主任在汇报讲话中表示,全区10家基层机构机构100%参与,实现全覆盖;全区基层妇儿医生70余人100%加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高新区联盟认证专科医生20名,占比近29%左右,为全市通过率的7.25倍;全区基层儿科就诊人次从2017年的26.39万人次增长至2020年的34.66万人次,年均增长11.73%,远超全区新生儿增长水平(2017年至2020年全区活产数34228人);仅有1.24%的危重患儿转诊到华西二院,实现基层首诊复诊(华西二医院儿科门诊量下降10% )。华西妇儿联盟注重政、医、企、保这四方面力量的协同,需要商业化的逻辑、市场化的思维,让整个机制能实现可续的运转。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感谢福瑞医疗企业和众惠互助保险机构能够参与进来,注入非常好的商业化基因,让这个模式有了永动力。高新区也将秉承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政、医、企、保更加紧密、有效的合作,与大家一起携手前行,共建一个大的健康服务平台,构建一个健康服务的生态圈,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运行发展新模式成效显著

华西妇儿联盟哮喘儿童“健康之路”计划正式启动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成都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成都各区县基层医疗机构积极响应引入运行华西妇儿联盟项目。会上,成都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罗洪林院长和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医院张智院长,就基层医疗机构运行华西妇儿联盟项目作出了重要分享。



最后,国家医保研究院智慧医保研究室张立强主任,在致辞中对该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张立强主任表示,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明确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在华西妇儿联盟项目中可以看到,当地医保部门创新多种方式,贯彻落实《意见》要求,积极参与,也取得了理想的成果,契合了《意见》的最新精神和改革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各地都涌现出一些落实中央精神,深化医保改革的优秀案例,华西妇儿联盟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会后,张立强主任表示拟将会议精神和相关报告材料带回北京,进一步研究讨论,一方面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总结华西妇儿联盟的成功经验,并向各大范围内推荐、复制推广,推动公益普惠型的健康保险与医保形成有效互补,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扎实服务基层、服务民生。

自2018年9月以来,在党中央“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华西妇儿联盟项目吸引了社区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和居民的积极参与。截至2020年底,基层总诊疗6.08万次,按路径上转722人次,转诊率仅1.19%,基层复诊率78.32%,次均费用仅77.23元。2020年与2018年相比,基层机构总门诊量上升了39.45%。在计划覆盖区域中,基层儿科看诊人次同比增长79.8%,次均看诊费用同比下降24.20%,分级诊疗效果十分明显。历时两年探索,华西妇儿联盟致力打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等级儿科医院科室之间的协作壁垒,有效推动儿科诊疗力量协调发展,促进了全省儿科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正值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华西妇儿联盟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帮扶基层、努力践行健康中国的初衷和使命,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在区域儿科医联体领域做深做实,进一步巩固分级诊疗成效,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 华西第二医院服务号

  • 华西第二医院订阅号

  • 华西第二医院微博

  • 华西第二医院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