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 部门动态详细

祝贺我院朱军与梁娟教授研究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杂志发表重要成果

  3月5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朱军与梁娟研究员领衔的课题组在《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 影响因子20.79)杂志上发表了题为“Relaxation of the one child policy and trends in caesarean section rates and birth outcomes in China between 2012 and 2016: observational study of nearly seven million health facility births"的研究论文。
  朱军与梁娟课题组使用来自中国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2012-2016年期间收集的近700万出生数据,首次报道中国成功逆转了剖宫产率近20年的持续上升趋势,成为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在高剖宫产率基础上实现控制并降低剖宫产率的国家。该研究发现,从国家到地方和各级医疗机构实施的一系列控制剖宫产率的政策和措施是中国剖宫产率下降的基石,即使在二孩政策释放后带来的高龄和既往剖宫产史孕妇比例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中国的剖宫产率依然实现了逐年稳步下降,其中初产妇和没有剖宫产史的经产妇中剖宫产率下降尤为明显。而与此同时,住院期间的围产儿死亡率从10.1‰下降到了7.2‰,孕产妇死亡率则没有变化,提示剖宫产率的降低并没有对母婴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研究最后建议,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释放,有剖宫产史的经产妇比例将进一步增加,必须创造一切条件以保障这些高危孕产妇的安全,并不断加强减少非医学指征初次剖宫产的策略和措施。
  背景知识: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婴死亡率和患病率中起了重要作用,但过度使用剖宫产带来的一系列健康问题也不容忽略。近年来,剖宫产率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篇报道指出中国是全世界剖宫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该报道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强化和出台了降低剖宫产率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随着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以及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的释放,尽管可能会影响到初产妇在第一胎时的分娩方式选择,但高龄和有既往剖宫产史的孕妇比例也会随之增加,这可能导致剖宫产率进一步升高。
  获取全文Relaxation of the one child policy and trends in caesarean section rates and birth outcomes in China between 2012 and 2016: observational study of nearly seven million health facility births 请查看 http://www.bmj.com/content/360/bmj.k817。(供稿:牟祎 李小洪 朱军 图片来源 :BMJ)


  • 华西第二医院服务号

  • 华西第二医院订阅号

  • 华西第二医院微博

  • 华西第二医院抖音